中国人的家训 —《弟子规》第1讲 家文化与家训
1147 2022-03-01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中国人的家训 —— 《弟子规》

第一讲  家文化与家训 

编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由贾存仁修订、更名而成。《弟子规》虽是一本童蒙养正读物,但因其内容源自《论语》,实则涉及为人之根本。《弟子规》 从孝顺之门、自性之途、诚信之则、恭敬之心与爱众之道几个方面引导我们扎下人生之根。主讲人李毅多老师在国内首档大型系列国学广播——《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中,时隔七年之后再一次解读《弟子规》。以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实修积淀来解读《弟子规》,借鉴古人、贯通现代,融合东西,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亲切地把《弟子规》称为“中国人的家训”。


《中国人的家训—— 〈弟子规〉》主讲人:李毅多先生   主持人:雅清。本网获微信公众号“中华文化大讲堂”授权转载。


本网拟全文转载,不定期更新。讲座有两个版本:音频版和文字版。

点击链接听音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2Mzg5OA==&mid=2651863552&idx=1&sn=d90f61b2a293ed7786c90c78b0366abf&chksm=8441f215b3367b03bd742035406e6b3983678e1ae97eeca234ca5f05caa9485ff4cdf4f5680c#rd



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历经千万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背后支撑民族繁衍发达的除了广袤土地、众多人口,更重要的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延续的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尊重地域的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构建“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数千年来中国的经典著作、史籍、中医、艺术在文字上依然流传,然而每个人对语言的理解千差万别,传承不能仅靠文字记载的描述,而是要依靠师承口传心授代代生命的实践经验。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如此,从文字上四书五经、道藏、大藏经等等儒释道的经典留存至今,但是我们在生命体验的传承上依然缺失了一部分。比如,我们曾经历过阶级斗争的年代不再提倡孝道,直至进入新世纪国家重又高调复兴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社会呼唤温暖的人性和亲情的回归,民众的内心深处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渴望孝道的滋养。中国的家规家训以孝道为核心,先辈们亲身示范着孝顺父母的美德,用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的不足。“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他们也许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到边疆支援生产建设,为了谋求家庭生活的改善和学业事业的发展,即便是选择暂时远离父母亲人,心中却时刻挂念着恩重如山的父母,感同身受尽力回报。


当前国家提倡,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学习优秀家规家训,从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脉络中汲取精神养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拍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展现了传统村落的人文民俗和家族繁衍数百年上千年所铭记的家风古训。《弟子规》本身属于中国人经典的家训家规(包括《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诸葛亮《戒子文》、范仲淹《家训百字铭》、《曾国藩家训》等等)。


《弟子规》成书于清代,是李毓秀先生总结整理历代家规家训所编撰的,源于《论语》《礼记》等集古代圣贤思想和人生智慧之大成的著作。在现今时代,我们从家规家训的角度,重新审视学习《弟子规》,具有探索和思考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


当今,经济生活繁荣丰富,全球文化多元发展,也许有人质疑《弟子规》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甚至有奴化教育、愚民政策、丧失自我之嫌?缺乏深入的学习了解,就会引发这样的担忧。父母师长对于孩子们饱含着深深的爱和期待,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恰恰是在当今的信息化、全球化、商业化的时代,更突显了中国人的血脉滋养中传统价值观、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替代不容缺失。


现代社会,我们时刻处于眼花缭乱的机会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物欲横流、名利陷阱充斥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地面临着人生的诱惑和抉择,如果把握不住自己,人心堕落、道德沦丧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待亲人、家庭丧失温暖恩义,对待产品、服务、工作敷衍塞责贪婪妄取,甚至对待祖国的态度都是自私冷漠的,导致社会信任危机、道德底线缺失,老实人辛劳痛苦,狡诈的人相互欺骗折磨。此时,我们更应当强调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理。谁人没有父母儿女?传播崇尚孝道、感恩父母的传统美德,让人们在心中根植知书达礼、知恩报恩的温情,让孩童纯良的天性得以自然萌发,让本善的人性得以复苏,让长者孤寂的心灵得以慰藉。


珍惜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代先辈得以安度一切暴风骤雨、天灾人祸、外忧内患、艰难险阻的伟大支撑,是中华民族千万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繁衍延续的生命活力,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层的诚信源自于人性,源自于对生命的关爱。中国文化中的“仁”,与西方文化的“爱”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博爱的情怀。很多人看不懂比尔·盖茨这样的企业家,追逐企业经营利润,最后却将所有个人财产悉数捐出归于慈善。让我们摘下看待西方社会的有色眼镜,剖开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个人英雄主义的自由任性的表象,其背后支撑着人们最终走向慈善博爱的是基督教义传统的价值观、生命信仰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信仰就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制度管理的认同和信心。因为任何制度的制定、解释、执行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一个有着博大的情怀、放眼世界的视野、洞察事物本质的睿智,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理解,对于世界动向准确把握的人,才能够在制度的制定、解释、执行之时既符合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又符合现代社会要求。所以制度和文化的学习并不矛盾,而且对于传统的价值观、文化信仰理解得越透彻,制度就越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力,为广大人民大众所接受。否则,照搬嫁接国外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制度,就会流于死板,水土不服。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追根溯源,学习自己的文化本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社会特点制定出良好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制度就更加理想了。


上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