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联手规划这个“圈”,有啥“鲜货”?
719 2022-08-24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重庆主城都市区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伙伴——四川广安!


8月22日,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首次从官方层面明确:重庆都市圈,不仅包括重庆主城都市区的21个区,四川广安作为与重庆中心城区距离最近、川渝边界接壤最长的地市也纳入《规划》。


上述《规划》是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总体框架之下绘制的一张“施工图”,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作出了规划。


从外延看,重庆都市圈比“一区”的覆盖范围更广;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拓展、丰富和深化,该“圈”内各区市的定位更强调统筹和协同,各自的任务更重,所蕴含的含金量更高、价值更大。


重庆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由此进入一个颇具实操性的新阶段。


图片

▲重庆都市圈范围。(图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这是一个什么“圈”



重庆都市圈,是川渝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的主抓手和重要承载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重庆都市圈是个什么“圈”?

从定位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庆要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中心城市周边市地和区县加快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重庆都市圈,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

从范围看,重庆都市圈由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包括重庆的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万盛经开区、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21个区,以及四川省广安市。

从条件看,2020年,重庆都市圈常住人口约2440万人,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坝面积约0.31万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4%。这个“圈”的综合实力较强。

从时间看,《规划》提出——
 
到2025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重庆都市圈。

到2035年,重庆都市圈重点领域同城化全面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主体竞争力大幅跃升,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推动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三个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融入“双循环”、扩大内陆开放、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从而“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图片

▲重庆都市圈是产业主战场。图为“重庆智造”生产现场。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各地有了明确定位



重庆都市圈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各个区根据自身定位分解目标、形成合力。那么,重庆都市圈内各个区市的定位是什么呢?

⭕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

《规划》中,重庆中心城区的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9个区被赋予重任,其定位为“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执行上,一是要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一是要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营商品质。即:产业上要迈向“高端”,城市能级上要提升品质。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规划》中,重庆主城新区和四川广安纳入该板块。

具体来说,璧山、江津、长寿、南川要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经开区要打造成“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

荣昌、大足、铜梁、潼南4个“桥头堡城市”的定位是“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将实施交通西向工程,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增强人口和要素资源吸引力。

与渝北区毗邻的四川广安则定位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交通领域要加快建设渝西高铁、襄渝铁路,研究论证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铁路项目。新型城镇化则要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辐射联动重庆都市圈周边区域发展。

除了重庆上述21个区和四川广安,重庆都市圈离不开川渝其他区县、地市的“高效链接”。《规划》从6个方向予以谋划设计:

西北向,依托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遂宁、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推动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高效衔接。

北向,依托兰渝铁路、渝西高铁等交通廊道,联动南充、达州、巴中等地一体化发展。

西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渝昆高铁、成渝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泸州、自贡、宜宾等地一体化发展。

东北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铁和渝万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垫江、梁平、丰都、忠县等地一体化发展。

南向,依托渝贵高铁和渝贵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遵义等黔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东南向,依托重庆至黔江高铁、渝怀铁路、乌江航道等交通廊道,联动武隆等周边区(市、县)一体化发展。



图片

▲川渝高竹新区全貌。(图源视觉重庆)


“融合”是关键



重庆都市圈跨省“扩容”,不是简单的“21+1”,“扩容”是前提,“融合”是关键,重点是要立足定位、聚焦目标、抓细抓实。

交通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的“先行官”。要以提升内联外畅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能源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备、管理协同、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例如共建“轨道上的重庆都市圈”,《规划》提出,要推动铁路公交化列车、跨区域城际客运公交逐步常态化开行,基本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市、县)1小时通勤。

再如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重庆都市圈将完善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依托多模式集疏运网络衔接重庆市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地和广安、永川、合川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广安内陆无水港,加快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建设。

产业是重庆都市圈发展的“重头戏”。要坚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重庆都市圈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格局。

在“协同”“配套”重庆的发展产业方面,广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三大产业几乎都与重庆高度关联,50%的工业为重庆配套,60%的游客来自重庆,75%的农产品销往重庆。比如,要引导广安、长寿、涪陵、南川、綦江—万盛经开区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页岩气、氢能等产业,补齐建强产业链。

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各地要以《规划》出台为契机,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找准定位、明确方位,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在推进重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



相关阅读:

《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四川省广安市全域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