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训 -《弟子规》第8讲 真心才能讲真话 人无诚信怎立身
836 2022-03-11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中国人的家训 -《弟子规》第八讲 

真心才能讲真话 人无诚信怎立身


“信”是中华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一。在当今时代,“诚信”已成为经济社会、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准则,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中国自古以来对“信”是非常强调的,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若不讲诚信,就再无可取之处了。“人言为信”,“信”的本意即真诚。所谓“诚于中,行于外”,人所表达的言语、展现的行动,都应该发自内心,心口一致,言出必行。“人无信不立”,人与人的交往、朋友相处的原则就是讲诚信,“信”的本源来自于人性,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现今,我们处于一个互相尊重的时代,讲究尊重人的基本权力,从商业社会、经济社会的角度,就演变成为各种合同、要约、承诺。诚信为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我们在与人交往、合作的时候,需要十分慎重。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不能违反良心和法律道德,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多么完备的证据、繁琐的程序、合规性的管理也防范不了人的私心作祟。诚信的链条一旦断裂,危机往往由此连锁爆发。如果不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能够真心为合作伙伴着想,主动向着有利于对方的方向来解释合同条款,那么无论对当初的约定有何误解和纠纷都能够解决,这也是现代社会遵守诚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信”源自内心的真诚,其中包含着:生而为人,对于生命的自信。从生命的意义来讲,同为人类,生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地位、财富、权势的不同而有所分别。“三才者,天地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万有伟大存在的一部分,都是尊贵的天之骄子。佛家讲,人人皆有“佛性”;儒家讲,每个人都有“良知良能”,“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当一个人燃起生命的自信,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驱除心中自卑的阴霾。


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发挥出每个人的能力和才华呢?这需要老师、家长、领导具有博大的情怀。如果身为在上位者,自己不修行,可能看问题就会比较偏执狭隘,仅仅培养子女、学生或下属顺从听话,一直按照我们认知的发展道路走下去,未来升官发财、出人头地、成名成家。殊不知,这样的人生选择却未必真正适合于他们,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不修行,胸怀不够宽广,眼光受到局限,势必难以发现他人真正的智慧与能力。


作为父母师长,首先要不断修行不断提升,建立自我的信心,才能将这份信心和精神的力量传递给子女、学生;作为领导,生命有信心,对我们的国家、民族、文化有信心,对这份事业有信心,也会相应地传递给团队部下。


“信”字里面需要我们不断挖掘的内容太多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信任,前提是对于自我的信心,知道自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知道自身具备服务社会能力和真诚。我们首先要培养内在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然后才有眼光去发现自我,建立起自我的信心。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相信他人、珍惜他人。如果一个人还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又怎能完全相信他人。

自信并非盲目乐观,而是自我成长之后,建立在真实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力之上,这其中包括对于生命的自信,对于技术能力的自信、对于道德品行的自信、对于履行承诺的自信。以这样的观点和态度看待别人,才能够发现他人身上自信的闪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信任关系,才能够真正实践“诚信”。


点击链接听音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2Mzg5OA==&mid=2651863698&idx=1&sn=ba818ec0ec0554980f184f1547a8ea0e&chksm=8441f287b3367b9153477226fb621e7ac9ca76a64a64f6417e0d95a9a9f640f2e6301003ca06#rd



编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由贾存仁修订、更名而成。《弟子规》虽是一本童蒙养正读物,但因其内容源自《论语》,实则涉及为人之根本。《弟子规》 从孝顺之门、自性之途、诚信之则、恭敬之心与爱众之道几个方面引导我们扎下人生之根。主讲人李毅多老师在国内首档大型系列国学广播——《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中,时隔七年之后再一次解读《弟子规》。以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实修积淀来解读《弟子规》,借鉴古人、贯通现代,融合东西,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亲切地把《弟子规》称为“中国人的家训”。


《中国人的家训—— 〈弟子规〉》主讲人:李毅多先生   主持人:雅清。本网获微信公众号“中华文化大讲堂”授权转载,每周更新。